本文作者:曹芬老師
泰祺教育邏輯教研組老師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說話不嚴謹的情況,有時也會出現前后矛盾的情況,比如有句廣告詞:“今年過節(jié)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相信大部分人都聽過這句深入人心的廣告詞,但洗腦的同時,冷靜一想,這不是自相矛盾嘛!
除了這個,其實還有很多,比如:“這個山洞從來沒有人進去過,進去了的人也從來沒有出來過”,再比如關于“矛盾”這個詞語的典故:“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出現這些矛盾情況,其實背后體現出的就是我們在思維過程中的不嚴謹,邏輯性不強。
“自相矛盾”是思維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一種邏輯謬誤。“兩不可”也是在思維過程中會出現的一種邏輯謬誤形式,和我們熟悉的“自相矛盾”相比,有相似之處,也有差別。
下面我們通過兩個例子來感受一下:
◆例1:班上所有同學都遵守紀律,只有一人天天遲到。
【點撥】:在這句話中,如果根據前半句陳述,真的是所有同學都遵守紀律,沒有人遲到的話,那么,怎么會又出現一個人天天遲到呢?所以這兩句話的陳述不可能同時發(fā)生,所以是自相矛盾的。
◆例2:小李告訴朋友:“他覺得自己雖然沒有死,但也沒活著。”
【點撥】:很明顯,在這個對話當中,邏輯上也是存在問題的。人的生命狀態(tài)只有兩種情況:生和死。生和死作為矛盾的情況,任何時候必然符合其一。而上述陳述同時否定互為矛盾的兩者,這種情況也是不可能發(fā)生的,這就是兩不可。
通過以上兩個例子我們應該能看到自相矛盾與兩不可這兩種謬誤都和矛盾相關,但也存在區(qū)別:
-
自相矛盾指的是當我們同時肯定兩個矛盾的斷定時所犯的錯誤。例如,某人說自己的性別既是男,又是女,便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
-
兩不可是同時否定兩個矛盾的斷定時所犯的錯誤。例如,某人說自己的性別既不是男,又不是女,便是兩不可。
我們理解了兩者的區(qū)別后,要學會對兩者進行區(qū)分,避免混淆。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考試中會怎么考查:
例3:這次預測只是一次例行的科學預測。這樣的預測我們以前做過多次,既不能算成功,也不能算不成功。
以上陳述中的不當,也存在于以下哪項中?
A.在即將舉行的大學生辯論賽中,我不認為我校代表隊一定能進入前四名,我也不認為我校代表隊可能進不了前四名。
B.這次關于物價問題的社會調查結果,既不能說完全反映了民意,也不能說一點也沒有反映民意。
C.這次考前輔導,既不能說完全成功,也不能說徹底失敗。
D.人有特異功能,既不是被事實證明的科學結論,也不是純屬欺詐的偽科學結論。
E.稱中國千古一帝的,既不是秦始皇,也不是漢武帝。
【點撥】
題干和A項的不當都在于對兩個互相矛盾的命題同時否定,即“兩不可”。其余各項同時否定的兩個命題并不互相矛盾,因此并無邏輯不當。例如D項,“特異功能是被事實證明的科學結論”和“特異功能是純屬欺詐的偽科學結論”這兩個命題并不互相矛盾,可以都不成立,同時否定并無不當。比如:文學、藝術不是科學,但也不是偽科學。
【答案】A。
在我們的考試中,如果考查相關的邏輯謬誤,比較可能是以例3這樣的題型出現,找與題干相似/不相似的選項(比較題)。
通過這一道小練習,不知道你有沒有對這類邏輯謬誤更為敏感呢?如果在一段陳述中發(fā)現矛盾,就要注意有沒有對其同時肯定或者同時否定,一旦有,就是自相矛盾或兩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