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軒聽語是泰祺教育打造的精品學科欄目之一,專注于管理類綜合能力的語文寫作科目。通過定期發(fā)布語文寫作復習攻略、備考規(guī)劃、素材推薦等干貨分享,幫助同學順利了解論證有效性分析及論說文的寫作要點。歡迎來到文軒聽語,且聽泰祺名師為你娓娓道來語文寫作那些事兒~
本文作者:墨石老師
泰祺教育語文寫作教研組老師
?
經(jīng)管類綜合能力考試的論說文,總是讓考生同學們又愛又恨。不少同學完成論說文寫作時,往往自信滿滿,結果分數(shù)出來時卻大跌眼鏡。
?
為啥會這樣?因為大家很可能掉“坑”里啦!
?
接下來,我們拿一篇經(jīng)典的管理類綜合能力論說文考題作為示例,把論說文當中容易出現(xiàn)的“坑”給各位考生同學指出,帶大家走上“避坑之路”。
電影《南極的司各脫》描寫英國探險家司各脫上校到南極探險的故事。司各脫歷盡艱辛,終于到達南極,卻在歸途中不幸凍死了。在影片的開頭,有人問司各脫:“你為什么不能放棄探險的生涯?”他回答:“留下第一個腳印的魅力?!彼靖髅摓榱粝碌谝粋€腳印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在經(jīng)管類論說文的評分標準中,中心論點(立意)是否準確,對于得分的影響度相極大,如若立意偏離題意的,得分基本不會超過滿分的三分之一。
本題中,如果有考生同學沒有認真審題,將本文中心論點設立為“做事前要評估難度”、“盲目犧牲不值得”等,則屬于立意不當,后續(xù)寫的再好,也難以獲取高分。
① 先找材料中反復出現(xiàn)的關鍵語句——“留下第一個腳印”;
② 洞悉作者對這一行為的態(tài)度——從“歷經(jīng)艱辛”“不幸”兩個詞,看出作者對于這一行為的認可;
③?將“留下第一個腳印”轉化成更具備普及性的觀點——如 “為爭第一值得付出”“敢為人先”等。
正確審題立意,需要細心完成以下流程)——找主要信息(主角、主題、主要事件、主要行為)→判斷作者態(tài)度→判斷作者對于話題的限制(單話題、雙話題)→提煉文字。
經(jīng)管類論說文的“一類文”判定標準里,有一句話是“立意深刻、中心突出”,這經(jīng)常導致很多考生同學在立意時,往往過度追求立意“高大上”。我們要明白一件事——提出中心論點后,我們必須通過后續(xù)的一系列論證,才能體現(xiàn)中心論點的意義。立意過于高高在上,會增加論證的難度。
此外,綜合能力測試的做題時間很緊,如果立意過高,也會導致考生同學占用更多的思考時間,影響其他題目的作答。
如本題的中心論點,有些考生同學會立意為“敢為天下先”。這一立意確實很好,但如果因為立意格局較高,后續(xù)論證過程無法體現(xiàn)這樣的格局,僅從“生活”“工作”“學習”等一般性層面對“敢為天下先”這一觀點進行論證分析,反而可能導致得分偏低。
先求立意準確,再根據(jù)自身的能力決定是否深化。比如本題,如立意為“力爭第一”,后續(xù)的論證過程則相對容易得多。
論說文的標題,就是文章中心的體現(xiàn)。在一篇論說文中,中心思想一般在三處地方直接體現(xiàn),分別為:標題、文章開頭、文章結尾。一篇論說文的中心論點,必須前后一致,否則會被閱卷人認為寫作者自相矛盾,引起扣分。
本題中,曾有同學在將標題寫為《爭當?shù)谝唬档脿奚?,而后文中,卻是全文都在寫“敢為人先”這一主題,與標題不能完全對應,導致被扣分,非??上?。
我們在確認文章標題后,直接將中心論點作為標題,或在中心論點前加上“小議”“論”等字樣即可,如《敢為人先》《論力爭第一的重要性》。
論說文的標題,主要的作用就是展現(xiàn)全文的中心論點。有些考生同學,會誤以為“標題起得好,得分就能高”,總想著在標題上標新立異。其實,考試大綱中壓根沒有相關表述,我們不必多此一舉。盲目“折騰”文章標題,既費時、又費力,還未必貼切。
本題,還曾有考生同學將標題寫為《生當做人杰 死亦為鬼雄》,其理由是材料中的司各脫為留下第一個腳步,最終犧牲了自己。然而其后續(xù)寫作,卻是以“勇于爭先”為中心論點進行寫作的,而這一標題引用李清照的詩,主要體現(xiàn)的卻是“要有遠大志向”,兩者并非同一含義。
標題,如若起得好,雖然有可能會讓閱卷人眼前一亮,但若弄巧成拙,反而會被扣分。所以,一般我們將中心論點作為標題即可。實在非要體現(xiàn)文采,也應盡量追求準確,如《生命誠可貴、爭先價更高》等。
論說文的開頭和結尾,核心作用同樣是呈現(xiàn)中心論點。如果開頭結尾僅僅只在描述材料內(nèi)容和總結自身寫作內(nèi)容,不直接呈現(xiàn)中心論點,很容易被判為“中心不太明確”。
我們一般在論說文開頭開頭,用3句話完成“概述材料+體現(xiàn)含義+引出中心論點”的三個步驟;在論說文結尾處,用2-3句話“總結全文+再次提出中心論點并適度升華”的兩個步驟。
論說文開頭和結尾的作用既然是引出并強調(diào)中心論點,那就不需要在開頭與結尾中出現(xiàn)過多分析內(nèi)容。有考生同學曾在開頭中不僅描述了司各脫的事跡,還舉例了其他探險家、奧運冠軍等一系列事跡,使文章開頭就占用了近十行文字,導致后續(xù)分析論證過程沒有充分的位置寫作。
一般來說,開頭在4行左右(80字)即可,結尾在3行左右(60字)即可,把主要的文字空間留給全文的論證分析部分。
經(jīng)管類論說文中,我們對中心論點進行論證的方式,大多是通過建立更細致維度的分論點,或者建立層次逐漸升高的分論點。但如若我們建立的某個分論點和中心論點關聯(lián)性不高,則不僅該分論點意義不大,甚至會影響到核心論點的可信度。
如本題中,中心論點為“敢為人先”,而某個同學建立的分論點為“人要有理想”“人要有志氣”“人要有道德”,雖然看似說出了做人的深刻道理,但這三個分論點同中心論點并不存在嚴密的邏輯性,導致全文的論證缺乏效果。
緊扣中心論點是必須的,我們可以從“意義、作用、好處”等維度采用并列式的分論點,也可以從“個人、集體、國家”等層次采用分層式的分論點,還可以以“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層次來采用遞進式的分論點。這些方法緊密圍繞中心論點提出了分論點,相對來說更加嚴謹。
論據(jù)是用來證明論點存在的依據(jù),如果我們找到的論據(jù)和分論點無法對應,則該論據(jù)沒有效用,該論點也難以被證明有效。
本題中,曾有考生同學基于“敢為人先”的中心論點,建立“敢為人先,才能帶來更好的工作成果。”這一分論點。不過,在分論點中,這位同學的論據(jù)是“屠呦呦通過大量查閱中醫(yī)經(jīng)典文獻,最終發(fā)明了青蒿素,造福了全人類”。屠呦呦的事跡眾所周知,她大量查閱中醫(yī)經(jīng)典文獻這件事,更適合體現(xiàn)的是“不盲從”的精神,而非“敢為人先”,所以用來作為此處的論據(jù)并不恰當。
論據(jù)必須對應論點,否則便成了論證有效性分析中我們常見的“推理不當”的錯誤。我們?nèi)粘2粌H要多多收集有用的寫作素材,還要在收集的過程中主動為素材進行分類,明白每個素材體現(xiàn)出來的人物精神或企業(yè)責任是什么,才能在寫作論證過程中將素材使用得當。
論據(jù)既然是表達觀點的依據(jù),就一定要具備真實性、可靠性、廣泛性等特點。而假設的結果,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具備這一特性。
曾有考生同學寫作本題時,在段落中寫道:“試想,如果材料中的司各脫沒有逝世,他必將探索更多的險峰,創(chuàng)造更多的奇跡,為全球的探險事業(yè)增加更多的傳奇?!边@段話被該考生用來論證“事業(yè)的成功需要敢為人先”這一觀點。然而,司各脫已逝,所有假設出來的任何場景和事件都不會發(fā)生,因此用這段話來作為論證的依據(jù),是毫無說服力的。
“假設”是我們曾經(jīng)寫高考議論文時,闡述觀點的一個通用做法,然而論說文和議論文不同,需要嚴謹?shù)恼摀?jù)才能證明觀點,并非抒情即可。因此,多從主流媒體(如人民日報)積累真實可靠的人物事跡,才是正道。
論說文寫作中,舉例論證是常見的方式。但我們所列舉的人物或事例,僅是論據(jù)的一部分,吻合論點即可。如果把事例素材當成故事講述,既喧賓奪主,又會占用過多寫作空間,影響其他分論點的論證。
某同學在寫作本題時,選取了“李寧是中國第一個退役后轉型企業(yè)家的奧運冠軍”這一素材,用來論證“敢為人先,方能持續(xù)保持人的競爭力”這一觀點。該同學的素材選取是合理的,但是該同學在論證過程中,將“李寧是誰、李寧何時退役、李寧何時創(chuàng)辦企業(yè)、李寧做企業(yè)遇到了什么困難、李寧如何解決了國外品牌的競爭壓力”等一系列事跡全盤脫出,僅李寧事跡的陳述就超過10行,活活把一個論據(jù)中的素材寫成了“李寧傳奇”。
論證過程,講究嚴謹高效。一般在舉例論證的寫作過程中,我們采用“提出論點→解釋論點→擺出論據(jù)→解釋論據(jù)和論點的關系→總結論點”的寫作方式,才能體現(xiàn)考試大綱中“論證嚴密”的這一要求。論據(jù)中的素材,雖然來自真實的人物故事,但我們使用素材的目的并不是講故事,而是證明觀點。所以,論據(jù)中的故事素材,我們高度概括,能夠對應論點的陳述即可。
在這一期推文中,我們之前考生同學們踩過的“坑”,都列舉出來啦!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更進一步了解論說文的寫作要點,寫出考試大綱中要求的“思想健康,觀點明確,論據(jù)充足,論證嚴密,結構合理,語言流暢”的優(yōu)秀論說文!
?